3月2日,贵州省科技厅派驻赤水市科技特派员桑维钧教授,在市农业农村局赵渊珍副局长,市教育科技局科技服务中心王心全主任,农业局蔡兰英高级农艺师的陪同下,到丙安镇三佛村关东坪组开展林下竹荪试种指导,随后到复兴镇食用菌种植场,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桫龙虫茶公司进行调研。
桑教授介绍,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食用菌。八十年代由贵州省科学院微生物所胡宁拙等微生物专家,首次在赤水市成功分离出竹荪菌株,并且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后来在全省示范推广,尤其在织金等地进行大规模种植,目前已是贵州省特色农产品的一张名片。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赤水市有几十万亩的竹林,原料资源相当丰富,竹屑是栽培竹荪的天然优质原料,竹荪又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条件,竹林下栽培竹荪,值得试验和探索。桑教授认为,赤天化纸浆长每天产生30吨左右的竹屑,市内另有竹筷、竹地板等多家竹加工企业产生的竹渣,完全可以废物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竹业附加值,为赤水竹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桑教授还考察了复兴镇的食用菌制种场,针对菌种场菌包普遍污染和茶树菇产量偏低等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和建议。

在赤水桫龙虫茶公司的白茶育苗基地,桑教授对苗圃管理、虫茶仿生培育的虫源繁殖、专利申请等方面与公司领导进行了交流。
按照贵州省外事办要求,3月20日左右,将开展第二个澜湄周活动,桑教授与赤水市政府和市科技局取得联系,对“贵州大学留学生走进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青赤水”活动前期安排进行了对接,初步确定参观赤水金钗石斛基地,竹海森林公园,赤水丹霞胜境,让留学生走进赤水,了解赤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