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我国鼓励大学生科技、文化下乡,深入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烟草学院26名学生组成的实践服务团分别在贵州遵义、毕节、安顺、黔西南、黔东南、贵阳等地区9个乡镇参与当地烟叶生产农事活动;三下乡实践小分队成员亲自参与到田间烟叶生产中,实践队员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对烟农在大田管理、烟叶采收、抹芽打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田间指导。
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亲自参与并发现烟农在田间生产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早期在烟叶旺长期间,部分烟农为了追求烟叶产量最大化而施用用过多的复混肥,这样会导致烟叶在后期不能正常退膘落黄,烟叶烘烤后容易出现青烟影响烟叶质量,通过与烟农沟通交流后我们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同时在业余闲聊时间也会给烟农讲解一些基础易理解的烤烟采摘理论知识,比如说:什么时候开始采烟?分别从第几片烟叶开始采摘?采摘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采摘完成之后如何放置才会将烟叶的损伤降到最低?通过简单的介绍,加深烟农对烟叶采摘技术的认识。
在烟叶打顶抹芽过程中,由于烟农对烟芽的生长发育认识不够,导致操作的盲目性,部分烟农舍不得打顶,认为会影响烟叶质量,实践队员与其介绍打顶目的和意义之后,部分烟农也舍弃了之前的观念;同时实践队员也向烟农介绍一些打顶时期的确定、烟叶成熟度判断等技术,由于舞阳镇魏家屯村烟农数量少,烟草种植规较分散,不方便烟叶生产管理、运输,为促进贵州省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实践队员还结合当地烟草种植模式向烟农介绍了加入合作社、家庭承包等新形式烟草种植模式,以此增强烟农对烟草专业化、半智能、一体化等发展趋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