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姚地慧| 拍摄:冉茂阳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各乡镇烤烟已进入成熟采烤期,为了帮助烟农获得质量更好的烤烟,2021627日早上8点,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实践服务团贵阳市小分队实践员前往楠木渡镇红星村石桥烟地和烤房,帮助当地烟农开展成熟采烤工作,助推烟叶增产、烟农增收。

                       

                                  图1-2 烟叶成熟采烤

在烤烟生产中,品种、栽培是基础,烘烤是关键。烟农也常说:“采烟是师傅,烤烟的是徒弟,烟叶采不好,神仙也难烤。采收烟叶,是叶片离体加工过程的开始,制约着烟叶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并且烟叶采收之后如何正确的上炕也是对烤后烟叶质量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因此,烟叶采收和正确装杆上炕是非常关键的,采收时不仅要看烟叶成熟度,也需要有合适的采烟时间及采烟方法,上炕需要根据烤房的类型及烟叶成熟度双重考虑。

关于烟叶采收,实践员姚地慧告诉烟农:“现在是分组采叶,采取二停一烤方式,下部烟叶烘烤2炕后,停烤3-5天,待中部叶成熟度达到要求后采收,中部叶烤完后停烤7-10天,等到上部叶成熟度达到充分成熟后采收上二棚叶,再等到顶部4-6片充分成熟后,就可以实行一次性砍烤了。”

采烟工作持续进行了将五个多小时,此时烈日当空,每个人都挥汗如雨,可是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每个人的脸上展现的都是纯真的笑容。早上的烟叶采收基本结束,但还有一项更为艰难的任务等待着烟农,那就是把采下的烟叶打包,装上随行而来的大货车并运送到烤房。尽管烟地与车之间的距离很近,大概有几步路的距离,一包烟叶将近30公斤重,一个人独自扛上一包烟叶行走是非常吃力的,但行走在路上的烟农们却并没有一丝丝的疲乏之态,反而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或许此时此刻扛在烟农肩上的不是烟包,而是对自己辛勤劳作之后满意的交代。一袋袋烟包装进车内,运往烤房,上午的工作也告一段落。据了解,烟叶烤制过程的数十个小时,要全程由人看守。烟农要五六点起床采烟叶,中午顶着大太阳回来。草草吃一下简单的午饭,就要把鲜烟叶晾干、绑成烟排,架上烤烟房,一直烤到深夜,往往半夜两三点钟才能睡觉,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十分辛苦。





                




3-4 实践员冉茂阳和姚地慧帮助烟农采收烟叶





                



                            图5-6 分类编烟、装烟上炕


    下午实践员姚地慧和冉茂阳到烤房指导烘烤工作。在烤房外,一辆辆装满烟叶的三轮车来回穿梭,烟农正忙着采收、编烟、送入烤房集中烘烤等工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实践员姚地慧指导编烟的烟农进行分类编烟,并根据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的特点,指导烟农烘烤,控制好烟草烘烤的“十个稳温点”。实践员冉茂阳用很通俗的话总结了下午工作的原则:“首先将不同成熟度的烟叶分类上杆,将成熟度最好的烟叶放在烤房最上边,往下依次放置成熟度较差的烟叶,这样做以后,获得的烤后烟叶质量较之以前要更好,获得的收益也将会更高”。烟农听完之后,兴致非常高,也非常感谢实践员冉茂阳所普及的知识,烟农也很配合。 

 在装烟现场,实践员姚地慧和冉茂阳协助烟农进行烟叶成熟度大致分类并上杆,按照放置原则依次放入绑好的烟杆,将一杆杆的烟叶放入烤房。随着时间的推进,烟堆渐渐减少,烤房里几乎装满烟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