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党委率领教师党支部、部分专家和党员代表赴毕节市,先后在威宁黑石烟草科技园开展政企校协同助农增收党建联建活动,并于毕节市烟草公司召开教学科研合作交流座谈会,以“党建联建+科研协作”双轮驱动,为当地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党建联建扎根田间,科技“活水”润农增收
7月23日至24日,以“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溪山金叶’富烟农‘黔进阳光’共发展”为主题的政企校协同助农促增收党建联建活动在威宁黑石烟草科技园举行。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党委成员、教工党员代表,威宁县黑石镇党委、开厂村党支部党员,威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机关党委及黑石烟叶站党支部党员,与当地烟农代表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建红”赋能“金叶旺”的助农实践。
在示范实验地,学院党委书记刘仁祥教授详细介绍了结合威宁高原气候、山地土壤特点的科研成果应用场景,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生动阐释了科技如何攻克“生产差异大、采收分类难”等种植痛点。
针对前期烟叶站梳理的“倒春寒应对”“冰雹灾后补救”“山地机械化适配”等“烟农痛点清单”,专家团队带着清单、脚踩泥土,深入烟田实地勘察,与烟农零距离面对面答疑。烟农们围成一圈,认真聆听讲解,遇到关键技术环节主动提问,现场互动气氛热烈,纷纷表示“这些方法接地气,回去就能用上”。
随后,烟草栽培与调制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书记高焕晔副教授以“烟草田间管理及调制”为主题开展培训,用烟农听得懂的“土话”讲解烘烤工艺优化、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给烟农递上“量身定制”的技术手册。
交流会现场,政企校三方代表及驻点实习学生分享实践感悟。黑石镇党委代表感慨:“高校技术优势与基层党建力量拧成一股绳,烟农种烟腰杆更硬、底气更足!”烟草育种与植保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书记彭丽娟教授表示:“政企校党建联建为我们搭建了成果转化的快车道,让实验室里的研究真正扎根大地、服务烟农。”驻点实习学生代表吴红燕、吴贵芝同学分享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从理论到实践的成长:“从跟着党员老师学技术、冒雨劳作中,读懂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是党员服务人民的初心。”
此次活动不仅推动三方建立稳定合作机制,更明确了培育10名“烟农技术骨干”、优化1项本地化技术的“两个一”目标,为打造“高原优质烟叶示范点”夯实根基。
校地座谈深化协作,产学研用共促产业提质
7月25日,贵州大学烟草学院与毕节市烟草公司在毕节市烟草公司会议室召开教学科研合作交流座谈会,学院15名师生代表与毕节市烟草公司班子成员、技术骨干齐聚一堂,精准深化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联动。
会上,烟草学院党委书记刘仁祥介绍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及成果转化情况;毕节市烟草公司则摆需求、列清单,详述技术瓶颈与人才缺口。双方围绕“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科研项目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议题深入交流:学院教师针对毕节烟区技术难题,介绍了在烟草甜润感形成、上部烟叶可用性提升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企业项目负责人则就具体需求与科研人员探讨合作路径,精准锚定合作方向与攻坚重点。
此次座谈推动双方在“产学研用”融合上达成共识,为建立“定期沟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长效合作机制夯实基础。
此次系列活动,既是“党建促产业、产业带振兴”模式的生动实践,更是校地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的坚实一步。烟草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技术下沉与人才输出,与毕节市烟草公司、乡镇党委形成长效协作合力,通过政企校协同,推进“溪山金叶”“黔进阳光”党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为贵州烟区产业振兴续写更多“党建强、技术精、农民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