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贵州大学烟草学院”三下乡”实践服务团安顺市西秀区志愿者分队前往双堡镇左官村一户种烟大户家中,围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展开活动。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2021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数据相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十年间约增加了1.5倍。当今社会各界也在立法、教育、管理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旨在营造 “同在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基于此,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实践服务团安顺市西秀区志愿者分队的志愿者们开启了本次的关爱之旅!
当日下午4点,志愿者们根据村民的指引到达烟农家中进行拜访慰问。据了解,该烟农家中有2名留守儿童,较小者5岁,为学前儿童,就读于双堡镇张官多彩幼儿园,较大者7岁,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就读于双堡镇小学。小女孩的父母都在安顺市区就业,从事工作为建筑行业,因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两个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故将两个孩子交给其外公外婆进行照看。
当志愿者们到达烟农家时,热情的烟农夫妇出门迎接并向志愿者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一开始,害羞的小女孩由于怕生,一直躲在外婆身后不愿与志愿者们交流。为了减轻孩子对志愿者们到来的防备与拒绝,于是志愿者们主动走近小女孩,开始尝试与小女孩打招呼。当志愿者问起小女孩在幼儿园几班时,小女孩轻声回答:“幼儿园中班。”随后志愿者们又跟小女孩聊起幼儿园,小女孩显然对熟悉的话题充满了兴趣,也渐渐与志愿者们交流起来。
接下来,志愿者们与留守儿童一起做小游戏,如数字填空小游戏、涂色大比拼等等。通过数字挖空、涂色比拼等过程,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孩子对数字及色彩的敏感度,而这种新颖的游戏方式则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她们也积极地投入其中。除此以外,志愿者们还对留守儿童进行了相关课程辅导以及课外延伸——讲解革命红色小故事,让孩子从红色小故事中意识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旨在通过志愿者的微薄之力,讲好革命故事,喜贺建党百年。在课程辅导之余,志愿者们鼓励两个可爱的小孩要像英雄们一样勇于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健康快乐地成长。
志愿者在绘声绘色地讲述,“小同学”也在认真听讲,其乐融融。
除了室内的课程辅导以及小游戏以外,志愿者们热情邀请幼儿园中班的“小同学”作为小导游,带着志愿者同学们参观了本村,在淳朴的村落里,村民大都住着1~2层的水泥自建房,一条水泥路贯穿全村,水泥路两旁大大小小的地块里则种着小面积的蔬菜、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志愿者们在路边采了许多狗尾草,想通过制作小手工的方式引导留守儿童发挥想象力,用小小的狗尾草做出自己心仪的小手工作品。
与此同时,志愿者们还与烟农和孩子进行亲切交谈,详细地询问了基本家庭状况及相关需求、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同时对留守儿童基本信息进行了收集并建立数据档案,其中涉及留守儿童的家长、临时监护人基本信息、家庭住址以及孩子的兴趣爱好等信息。
本次短暂的看望留守儿童之行虽然结束了,但志愿者们的心仍因留守儿童的纯洁无瑕的笑容和渴望探索知识的坚定信念而久久不能平静,这让志愿者们更加感叹自己所拥有的良好生活条件的来之不易,并表示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争取日后学有所成为社会做贡献,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