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蚊行蚜灭先锋队”在贵州省晴隆县清韵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博士村长”生物防治实践活动。经调研发现,晴隆县的农作物长期受到蚜虫侵害,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与收获。而食蚜瘿蚊作为蚜虫的天敌,其幼虫可取食蚜虫,并高效抑制蚜虫种群,同时成虫可通过产卵行为延续并扩大种群,进一步抑制蚜虫种群暴发。团队利用这一生物特性,通过释放食蚜瘿蚊开展生物防治工作,精准防控茶园、油菜田及周边作物上的蚜虫危害,助力当地农业绿色转型。

本次实践主要聚焦晴隆县茶园及复合种植区,团队成员在昆虫学专家李帅老师的指导下,分批释放自主繁育的食蚜瘿蚊天敌产品 500盒(50只/盒),并运用目测、样方调查等手段,同步开展了虫群动态监测与生态影响评估。监测评估结果发现,该种植区的蚜虫虫口密度相较释放前降低了68%,且维持在经济阈值以下,防控效果显著。此外,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防治方式,食蚜瘿蚊的释放可有效减少60%以上杀虫剂的使用,能够极大程度保护传粉昆虫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不仅有效控制了蚜虫危害,还对茶园及复合种植区的生态系统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为“生态茶”“有机油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团队负责人刘婷表示,“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我们系统掌握了天敌昆虫的繁育技术和释放规范,将学习实践成果与田间应用深度融合。”同时,实践团队还向当地农户普及了生物防治知识,推动绿色防控理念落地,也为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可复制方案。

(图示队员们在仔细观察蚜虫的分布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据悉,此次活动是烟草学院“科技助农”系列行动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生物防治实践,更是高校与地方合作,助力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案例。“蚊行蚜灭先锋队”用实际行动,为晴隆县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后续,学院将与晴隆县建立长期合作,联合打造生物防治技术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项目团队也将持续追踪防治效果,推动技术优化与区域推广,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图:欧阳兰兰
文:喻芝淑
一审:丘丽华/陈露
二审:方韧
三审:刘仁祥